設計作為價值的關鍵轉譯者 讓B2B品牌不只是被看見,而是被感受!

葉信鋐 Xinhong Yeh︱創意總監


在多數人談設計時,談的是美感與創意;但在亞洲的產業現場,設計真正的價值,往往發生在產品規格表看不到的地方。CoFound 合方共創近期受韓國《Asia Design Prize》邀稿,分享我們對亞洲品牌發展的觀察。這篇文章選擇從 B2B 品牌的角度切入,談設計如何在價值鏈與決策鏈中發揮作用,帶來實質競爭力,而不只是視覺修飾。

「品牌」不是 B2C 專屬,B2B 更需要被理解

在我們多年投入 B2B 品牌顧問與設計的歷程中,最常被問到的一句話是:「我們是做工業或設備的,也需要做品牌嗎?」

 

許多 B2B 企業雖擁有堅強的研發與產品實力,卻因缺乏明確的品牌理念與設計架構,導致市場溝通零散、價值難以被理解,進而限制了企業的成長潛力。我們在與此類企業合作時,往往先從品牌經營的本質出發,深入了解其商業模式、技術特性與市場目標,而非僅著眼於美感表現。對我們而言,B2B 的品牌價值,不只是對外形象的塑造,更是整合內部邏輯、建立信任基礎的關鍵,而這正是設計的核心任務。


以我們設計的防護衣品牌 ULTITEC 為例,團隊從產品特性與產業角色切入,凝聚出「Act without Fear」的品牌精神,將防護衣塑造成如同英雄盔甲般的堅韌象徵,突顯品牌所承諾的安全與可靠。透過設計,品牌價值得以具象化,並更直觀地傳達給市場與使用者。


讓 B2B 品牌不只是被看見,而是被感受

讓 B2B 品牌不只是被看見,而是被感受

讓 B2B 品牌不只是被看見,而是被感受


設計,是串聯 B2B 價值、技術與市場的關鍵節點

B2B品牌的價值,多深藏於技術實力與長期合作關係中,而非顯而易見的產品表象。這類價值不易透過一般設計語言快速傳遞,更需要對企業本質的理解,並進行多角度的翻譯與整合。


讓 B2B 品牌不只是被看見,而是被感受


在合作過程中,我們的角色遠不止設計者,更常扮演技術與商業之間的轉譯者、跨部門溝通的整合者。我們協助工程團隊釐清技術賣點,轉化為市場能理解的語言,也幫助企業建立一致的視覺系統與溝通邏輯,讓品牌內外皆具備一致性。


這樣的整合,不只是風格的延伸,而是回到「如何被看見、被理解、被選擇」的本質。我們常與研發及管理單位密切合作,從實際應用場景中提煉出企業優勢,使品牌語言更具策略深度與市場意涵。真正有價值的品牌設計,追求的不是短期亮點,而是透過每個接觸點,穩步累積信任與識別,最終讓品牌成為企業可長期運作的重要資產。


讓 B2B 品牌不只是被看見,而是被感受

讓 B2B 品牌不只是被看見,而是被感受


讓品牌被感受:B2B 品牌中的情感與永續價值

B2B 一直被視為理性決策的場域,品牌溝通也多聚焦於技術規格、專業能力與系統效能。然而,企業之間的合作同樣需要信任與共鳴,而感性價值與永續理念,正逐漸成為品牌溝通不可或缺的支撐。


無論是對外客戶的第一印象,或是對內文化的建立,品牌都需要一種「被感受」的方式——透過語言、影像、色彩與節奏,讓專業之中也流動著溫度與願景。


我們始終認為,B2B的品牌設計不應抽離感性,而是在理性架構上,建立品牌的人性溫度與長遠承諾。以我們協助的 PRORIL為例,這是一個長年專注於沈水泵浦的材料應用與技術研發,是排水泵、污水泵和泥漿泵等產品製造的專業品牌。企業內部長期對合作夥伴關係、團隊協作與共好文化的重視,逐步孕育出「Better Together」的核心價值。我們的角色是深入理解這些多年累積的底蘊,並轉化為能被看見、被感受的品牌語言——從核心訊息到影像風格,從溝通節奏到視覺表現,層層鋪陳出一個兼具情感厚度與永續視角的品牌形象。


設計作為價值的關鍵轉譯者

設計作為價值的關鍵轉譯者

設計作為價值的關鍵轉譯者


從設計執行者,成為品牌共建者

品牌的建立,從來不是一次性的專案執行,而是一段需要時間累積、策略整合與多方對話的過程。設計不只是外在包裝,更是一場組織能力的培養。我們的角色,是陪伴企業從認識自身、釐清訊息、建立表達,到內化應用,最終讓品牌真正成為企業向外溝通、向內整合的核心工具。


我們始終相信,設計的價值來自於對企業長期目標的理解與支持。我們不追求短期視覺效果或風格創新,而是專注於紮實的策略、務實的整合與清晰的邏輯。這樣的過程需要耐心、信任,與對產業語境的深刻理解——也正是我們持續深耕B2B品牌領域的初衷。


設計作為價值的關鍵轉譯者

設計作為價值的關鍵轉譯者

設計作為價值的關鍵轉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