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品牌設計中選擇適合的品牌色? 從品牌理念出發,結合目標客群色彩偏好,打造高辨識度與市場共鳴的品牌視覺語言

沈茜|設計師

在品牌設計的專業領域中,潘通色卡作為色彩標準化的權威工具,為設計師呈現了琳琅滿目的色彩資源。然而,從中甄別並選定契合品牌特質的顏色,絕非易事,而是一項需要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運用嚴謹策略的複雜任務。


深入剖析品牌核心價值觀構成了選擇潘通色卡顏色的基石環節。當品牌矢志踐行環保理念,例如某聚焦有機護膚品研發的品牌,綠色系潘通色卡色彩便理所當然地進入優先考量範疇。以 Pantone 368C 為例,其蘊含的清新且蓬勃的生機質感,能夠精准且強有力地傳遞出產品源於自然、純淨無染的核心特性。消費者目光初次觸及,腦海中便能迅速勾勒出綠色生態的美好意象,進而將抽象的品牌理念具象為直觀可視的色彩印象,極大程度地強化品牌在受眾心智中的辨識度與認同感。


周全考量目標受眾的色彩偏好是品牌設計色彩抉擇的關鍵要點。面向年輕時尚、追求潮流的消費群體,活力四溢、極具潮流風尚的色彩方能激發共鳴。運動潮牌便是典型例證,這類品牌頻繁選用高飽和度的螢光色,如 Pantone 806C 螢光黃,廣泛鋪陳於服飾、包裝等多元設計載體。究其緣由,此類色彩精准迎合了年輕人張揚個性、急切渴望在群體中展現獨特自我的心理訴求,使得產品置身於貨架林立的線下商超,或是信息繁雜的線上店鋪時,皆能以醒目姿態瞬間抓取年輕消費者的注意力,強力觸發其購買衝動,切實提升品牌於目標市場的競爭勢能。


品牌所處行業的傳統用色慣例在潘通色卡顏色甄選流程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審視金融行業,基於其對專業、穩健形象的極致追求,往往傾向於倚重穩重、深沈的深色系。 

經典的 Pantone 424C 深藍色便是不二之選,廣泛浸潤於銀行標識、金融報告封面等關鍵視覺觸點,憑借深邃色調無聲彰顯出行業特有的信任與權威質感,為品牌精心雕琢出專業可信賴的外在形象;反觀母嬰行業,鑒於其服務對象的特殊性以及產品屬性的溫馨導向,柔和溫暖的色調成為主流選擇,像 Pantone 7503C 粉色系,其所營造的溫馨呵護氛圍感與母嬰產品柔軟貼心、關懷備至的內在特質完美契合,極易觸動消費者心底的柔軟角落,促發強烈的情感共鳴,有效抬升品牌的親和力以及消費者忠誠度。


競品色彩分析同樣可為品牌設計中的潘通色卡顏色挑選輸送寶貴靈感。對同行業競爭對手展開細緻入微的色彩運用觀察,若多數競品扎堆採用暖色調,品牌大可逆向思維,擇取冷色調突圍,塑造差異化競爭優勢。以競爭白熱化的咖啡飲品市場為參照,當主流品牌紛紛圍繞棕色系構建品牌視覺體系時,某新興品牌果敢選用 Pantone 546C 清爽藍綠配色,為消費者匠心打造出清新脫俗、別具一格的視覺風貌,對受眾視覺感官形成強勁衝擊,助力品牌於紅海市場中成功開闢獨特市場佔位,全方位提升品牌辨識度與影響力。


除上述核心要素外,品牌色選擇還需留意以下關鍵事項:


一、色彩的適應性與延展性

色彩的適應性與延展性。品牌色不僅要在當下主流媒介(如印刷品、數字屏幕等)上呈現出優異視覺效果,更需前瞻考量未來可能涉及的新興媒介或特殊材質應用場景。確保在不同分辨率、不同光照條件以及跨材質(如金屬、塑料、紙張、織物等)轉換時,顏色的偏差控制在可接受範圍內,維持品牌視覺形象的連貫性與穩定性。


二、文化與地域差異

不同文化背景、地域環境下,色彩承載的象徵意義與情感內涵存在顯著差異。品牌全球化佈局進程中,務必深入調研目標市場文化習俗,規避因色彩誤解引發的品牌傳播障礙。例如,白色在西方文化多象徵純潔,而在部分東方文化中可能關聯喪葬,品牌選用白色作為主色調時需審慎權衡。


三、色彩搭配的和諧性

單一顏色難以完整詮釋品牌複雜內涵,多數情況下需借助色彩搭配。選取潘通色卡顏色組合時,要依據色彩學原理,確保色相、明度、純度等要素相互協調,形成視覺上的舒適感與層次感。如科技品牌常採用藍白搭配,藍調凸顯專業科技感,白調增添簡潔明快氛圍,二者相得益彰。


綜合統籌上述各層面因素,設計師方能於潘通色卡的浩瀚色彩宇宙中精准錨定,揀選出可為品牌注入鮮活靈魂、助推品牌在波譎雲詭的市場浪潮中嶄露頭角的理想顏色,穩健開啓品牌視覺傳奇的全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