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聯合行銷打破圈層 從高雄市政府 × BLACKPINK 到台灣中小企業的品牌耀飛

李國榮|CoFound總顧問

2025年10月,當韓國天團BLACKPINK在高雄登台時,這座城市瞬間成為全球K-POP迷和在地居民共同的熱點。高雄市區六大地標自10月13日開始七天燈光璀璨,夢幻粉紅色的燈海,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與市民。這不僅僅是一次盛大的演唱會,它同時成為了高雄市政府利用跨界合作方式提升「城市即品牌」的典範,將地方特色與國際文化融為一體。


以聯合行銷打破圈層
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高雄 × BLACKPINK:多元圈層交織的城市符號

這次的聯合行銷策略的核心,便是用鮮明的城市符號與品牌色,將全球盛事與當地的日常生活、旅遊和消費活動緊密結合。透過粉紅燈光、大型拍照牆、商圈優惠等形式,讓K-POP粉絲認識了高雄這座城市,而當地居民則透過這場國際化的演唱會,感受到城市的創新活力與全球化魅力。這樣的策略不僅吸引了大量的觀光人潮,也讓兩個本來各自獨立的群體—當地市民和K-POP迷—產生了情感共鳴,進而加深了他們對這座城市的認同感。最終,這樣的聯名合作不僅提升了高雄的國際形象,還讓BLACKPINK在當地的粉絲群體中增添了更多的情感連結。


以聯合行銷打破圈層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解構跨界合作的品牌策略

無論是城市品牌還是企業品牌,跨界合作的核心價值就在於「共創記憶」:將兩個不同的故事與符號融合,創造一個全新的共同經驗。這其中有幾個關鍵要素:

符號的融合與感官共創

通過視覺、聽覺、語言等符號的巧妙結合,為品牌創造出新鮮的記憶點並激發共同討論。


圈層滲透

在設計合作時,可以利用應援活動、商圈優惠、市集等多元參與方式,打破文化和客群的界限,讓不同群體產生連結與黏著。


內容的深耕與話題的擴散

線上社群與現場活動要相輔相成,並善用用戶生成內容(UGC),進一步擴展話題的影響力。

借力使力:跨界合作的成功案例

兩個經典的跨界合作案例便是魔獸世界 × 霹靂布袋戲以及麥當勞 × BTS。這些案例都巧妙地融合了文化符號,成功地觸發了跨圈層的情感共鳴。

魔獸世界 × 霹靂布袋戲

這兩大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IP合作,將台灣布袋戲的特色與遊戲元素結合:運用台語口白重新演繹《巫妖王之怒》劇情的短片、台灣布袋戲史詩敘事與電玩元素融合,讓遊戲粉絲認識布袋戲之美,反之亦然。因共同敘事、語言與「氣勢」符碼而觸發跨圈層情感共振,突破了文化隔閡,也讓兩個原本獨立的市場產生了強烈的反響。

以聯合行銷打破圈層圖片來源

麥當勞 × BTS:

麥當勞與BTS的聯名合作,將品牌的餐飲體驗與BTS的粉絲文化結合,成功吸引了更多粉絲進店消費。紫色包裝與BTS專屬語言的符號化,使得這場合作成為了一場名副其實的行銷盛事,不僅提升了品牌的曝光度,也增強了品牌的情感聯繫。

以聯合行銷打破圈層圖片來源

中小企業可以怎麼做?

由於大多數企業都是中小型企業,資源有限,曝光機會相對較少,但跨界合作卻是打破這些限制的關鍵策略。通過與其他品牌合作,中小企業能夠以低成本擴大行銷效果,提升品牌影響力。成功的關鍵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 與具有相似價值觀和品牌調性的品牌合作
例如地方文創品牌、手作設計品牌等可以進行聯名合作,藉此互相引流,擴大品牌的曝光。

2. 運用符號與故事打破感官邊界
即使資金有限,依然可以利用包裝、語言等創意方式,與合作品牌共同創造話題,擴大市場影響力。

3. 專注於社群與在地影響力,製造打卡熱點
設計能夠吸引消費者拍照、分享的場景或商品,讓品牌的影響力像病毒般在社群中擴散。例如這次BLACKPINK演唱會,高雄市長陳其邁也順應網友的將其髮色改成粉紅色,官方帳號也貼出官方版的「粉紅邁」頭像,引發更多人分享。

中小企業的實際案例

春一枝 × 鶯歌陶瓷博物館

例如來自台東的水果冰棒品牌春一枝,因高成本難以進入傳統通路,決定與鶯歌陶瓷博物館合作,推出專屬的“陶瓷冰棒棍”作為文創商品。這不僅讓他們的產品進駐文化場館,吸引了大量遊客和親子家庭,也讓消費者購買冰棒後,手上的冰棒棍成為了文化紀念品,甚至能夠作為收集品。這樣的聯名合作,不僅打開了新市場,還讓品牌的價值深植消費者心中。隨後,春一枝進一步與汽車品牌、手作品牌、遊戲平台等不同行業進行聯名,擴大了品牌的觸角。

跨界合作還是有雷,別踩!

雖然跨界合作有著巨大的商機,但也伴隨著不少風險。中小企業在選擇合作品牌時,必須注意:

• 合作品牌不匹配,客群差異過大,可能導致合作效果事與願違。


• 內容創意流於表面,如果缺乏深入的文化或功能價值,難以在市場中留下深刻印象。


• 合作協議模糊,缺乏清晰的資源分配與目標協議,容易造成誤解和合作問題。

最後你得記得的是…

無論是城市品牌還是地方小品牌,跨界合作的本質在於運用文化符號、故事和體驗設計,讓品牌價值在合作中獲得重生。中小企業若能夠巧妙運用創意與資源槓桿,便能在有限的資源下取得不亞於大品牌的行銷效果,並成功進入更多消費者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