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连锁业所关注的店面识别标准化,随着线上品牌销售活动的蓬勃,也渐渐有了不同的定义。有些人可能误以为个性化趋势下,店面风格的标准化不再重要,但事实上,线上的销售指标日渐重要的同时,品牌对于线下店面带给消费者的体验,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
店面背负着创造更佳品牌印象与强化忠诚度的任务,店面识别系统不但讲求对于品牌定位认知的精准到位,根据场域不同,各方品牌店面对于同中求异的标准,反而推进到了一个更需要明确定义的趋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在不同的品牌中得见,现在的品牌操作更加灵活,店面的多元性可以因时因地而展现不同的功能,同时乘载着不同的任务。因此空间中每个角落都马乎不得,不同版块皆为了配合不同的销售考量而存在,必须更加明确不同层级的店面所应具备的选址标准、面积、动线与营销重点。
一旦店面规划清楚了,后期透过系统化的管理,可事半功倍地发挥各个店面的最佳效能,精准的媒合目标消费者的喜好与品牌诉求。区域性的店面更具地方特色,旗舰型的店面充分展现品牌价值。
好的品牌店面规范,包含了以下几个重点,对于有压力须快速展店的品牌,是一个快速又有效的指引:
01 空间元素与定义:标准一致的品牌识别累积品牌信赖感
02 店内板块功能设定:各区具备独立功能,充分利用每寸空间
03 组合模式与原则:当空间的条件改变时应该掌握的组合技巧
04 店内材质规范:各地取材不同但仍可以遵循的标准
05 物料使用规范:销售物料也是空间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06 陈列原则:现场人员维持高品质的商品陈列
07 稽核与改善机制:持续优化才能维持最佳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案例说明:
我们是幸福床店Wu's Bedding来自于台南,自2007年成立至今,据点遍布全台湾各个城市。
店面空间规范-聚焦体验升级
伴随品牌定位的更改和数字化趋势,未来将不在追求店面数量、坪数、展示床数,而是著重于消费者体验的优化与升级。实际到各店访视后,重新将既有店面进行分级,并定义不同区块所承载的任务属性,规范其应有的条件与硬体规格。
举例来说:注重试躺体验的区域,位置要设定在动线中流量较低,且靠近柜台的位置,灯光的明暗与角度也力求使人体达到最舒适的状态,提供足够的安全感,但是又兼具让服务人员即刻关照的距离优势。
店面存在的意义:除了作为通路销售产品之外,背负着创造更佳品牌印象,与强化消费者忠诚度的任务。
在客制化的空间模组建立完成后,定义空间设计的规则、建立空间识别规范手册,内容包含空间中的品牌元素、功能区块的定义与组合原则、装修材料,乃至于店内使用的销售物料,无论是旧有店面或是新店,皆可依循该规范手册进行管理与叠代,减轻管理人在展店规划与管理面的时间成本与差异性,同时也使各店维持良好的一致性与消费体验。
结语:
具有店面规范的品牌,若能妥善加以利用,将会发现整体效益大幅提升,也更便于管理多家店面,是一个很不错的品牌管理工具之一。除了展店在速度上的提升,实际上也能缩短沟通,让很多无形的成本大幅降低,尤其是企业的试错成本、独立店面的设计成本、施工整合的工时、供应商合规与议价等。充份体现了系统对于店面优化的助力,经营品牌的团队,也将获得更多时间成本专注在创造更优质的品牌体验。